五四||青春是一種精神,不止于年齡
2018年05月04日
瀏覽次數:2016次
分享到 :

在1919年的5月4日,一群青年人走上街頭,他們振臂高呼,為救國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點燃了五四的火把,也點燃了燎原的青年之火。
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,魯迅先生曾寫下“無窮的遠方,無盡的人們,都和我有關。”九十多年前的青年們把國家扛在肩上,把民族的未來扛在肩上。

今天的我們,接過先輩的旗幟,做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追夢者圓夢人。九十多年前“外爭國權,內懲國賊”的怒吼已經遠去,但“振興中華”的青春壯歌卻一脈相傳,回響不絕。
愛國 進步 民主 科學
九十多年來,“愛國,進步,科學,民主”薪火相傳,歷久彌新。將五四鑄成一枚勛章,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。

今天距離1919年的五月四日已有99個年頭,我們紀念五四,學習五四精神。那么五四的精神、青春的真諦到底是什么呢?
在五四運動發端的那個年代
它是負重前行,在黑暗中為中華民族摸索出路。
是林覺民做《與妻書》時的決絕,是新青年們為德先生與賽先生秉筆直書時的風骨,是愛國學生們五月四日在天安門前的怒吼,是鐵軍戰士高喊“打倒列強除軍閥”屹立武昌城頭的英姿。
是南湖船,是龍華血,是黃洋炮聲,是湘江波濤,是烏蒙磅礴,是大渡鐵索,更是無數青年為了打碎這黑暗世界而灑遍祖國江山的熱血。
在改革開放,創業創新的現在
它是運動健兒賽場揚名,中國制造揚名域外,是青年文明號的微笑,是青年志愿者的援手,是揭穿黑幕的記者手中之筆,是護衛國境的緝毒警察帽上之徽,更是無數默默無聞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好青年們——也就是大家,無處不在的青春汗水。


時代在變,主旋律在變,然而青春的真諦卻是不變的。那就是奮斗,是拼搏,是直言敢諫,是憂國憂民,更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。
我們應該傳承“五四精神”,肩負起責任,勇往直前。青春是一種精神,與年齡無關。“五四精神”于個人而言,不枉青春,出其力,報之以國,就是我們每個人能做的。于企業而言,提高產品質量、為行業做出貢獻并勇于創新、保持活力就是每個企業的“五四精神”。
中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,不畏艱辛、不懼困難,發展奮進,最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各個項目并廣受好評,因為我們是中建人,同樣也是新時期的五四青年,我們愿以我們的青春,譜寫新的“五四精神”!
奮斗的青春最美麗
愿五四精神與你的青春一起前行!

節選自《農大青年》